我怎麼開始做 UI/UX 設計的?從動畫轉職到產品設計的歷程

從動畫設計開始:理想與現實的差距
我大學唸的是動畫設計,主修 3D 動畫,當時也對 motion graphics 非常感興趣,花了很多時間自學,但真正進入職場前,發現動畫產業相關產業,起薪相當可憐,而且常態加班。準備入職的那間公司,面試時聊得超級開心,主管還說我是「可造之材,未來前途不可限量」,結果最後核薪階段:25k…
誤打誤撞進入 UI/UX:從 BITE App 開始
拿到25k offer 的那個晚上,也剛好拿到另一間公司的 offer,是做美食社群的 App,叫做 BITE,那時候我根本不知道什麼是 UI/UX,查了一下覺得有趣,offer也很正常,就進了這間公司。因為完全沒接觸過這個領域,我花了很多時間做功課。2015 年那時 UI/UX 在台灣還很新,覺得是個非常好玩的領域。
與不同領域合作,是這份工作的魅力之一
我喜歡在這產業裡,能跟前端、後端、行銷、業務這些不同角色一起合作,每個角色都有不同的思考方式,像是腦袋會一直被打開一樣。
印象最深的是某次我在講解介面邏輯,工程師問我一句:「那這個按鈕再按一次會發生什麼事?」
當頭棒喝的感覺,UI/UX ,不只是畫漂亮的畫面,而是要想清楚每一個狀態、每一個行為的意圖與結果。
我喜歡這份工作的「邏輯性」
在UIUX領域,我學會很多事:
- 按鈕不能只是漂漂亮亮,它要有 hover、loading、disable 狀態,大小不能小於 40x40px,否則會誤觸。
- 字體大小、顏色對比,甚至都有數據佐證
- 元件不是「覺得好看就放」,而是每一個都應該有「存在的理由」。
這些規則對我來說不是限制,反而是一種很清楚的設計依據,不像過去做平面時常常像無頭蒼蠅亂飛。
UX 更是讓我大開眼界的地方
UX 強調的是:怎麼讓使用者完成他要做的事。
- 一個流程裡,使用者可能在哪一步失敗?
- 失敗了怎麼引導?會不會讓人有挫折?
- 這個按鈕放這裡合理嗎?下一步該往哪裡走?
使用者在操作時,其實是有習慣跟模式的。而我們的任務,是把這些習慣轉換成順暢的體驗路徑。這種「像在解謎」的過程,我覺得超有趣。
UI/UX 幫我看懂設計的「商業意義」
進到產品設計後,我學到一件很重要的事:
「設計不只是好看或好用,還要對得起商業目的。」
如果這個產品不能讓用戶感受到好處,就不會有轉換,沒有轉換,就沒有收入。這個觀念,也讓我重新思考我做的每一件事,什麼是最重要的?什麼是現在可以先不做的?
把 UI/UX 的思維應用在各種設計上
UI/UX 的訓練,也讓我在其他設計領域變得更有邏輯性。
- 做品牌設計時,我會想:這個配色適合對的受眾嗎?細節到員工制服要不要選擇比較排汗的材質?
- 做平面設計時:DM 的磅數太厚會不會不方便攜帶?名片會不會太厚,塞不進皮夾?
- 做動畫時:我也會放入UX考量,這時user的眼睛應該被引導到畫面的哪個點位,在這一秒當下,user接收的資訊是否是我要傳達的
設計變得更「有目的」,不是只為了好看。
我不是一開始就知道自己要做這行的
其實我也不是一開始就知道 UI/UX 是我想走的路,是一路跌跌撞撞中慢慢發現的。但我很慶幸,當初那個不知道 UI/UX 是什麼的我,勇敢地進去了那家公司。
如果你也在思考自己的下一步,希望我的故事能給你一點參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