UI/UX 設計師需要學什麼?從設計、動態、前端到溝通技能的養成經驗分享

我是 UI/UX 設計師,走這條路其實有點意外。大學主修的是 3D 動畫,念的是數位媒體相關科系,學過不少軟體:Photoshop、Illustrator、After Effects、Premiere、Maya、C4D,還有一些現在回頭看其實蠻冷門的軟體。素描、水彩、水墨也都摸過。
延伸閱讀:我怎麼開始做 UI/UX 設計的?從動畫轉職到產品設計的歷程
學軟體這件事,其實沒有那麼難
大學學過的 3D 建模軟體像 Maya、C4D,界面複雜到學習過程一度很痛苦,但也因為那段經歷,後來學 Photoshop、Illustrator、After Effects 這些反而覺得輕鬆很多。學完 Adobe 系列,操作 Sketch 幾乎沒什麼障礙,熱鍵邏輯也類似;再學 Figma,幾乎可以說是無痛上手。
自學 HTML/CSS,為了溝通更順暢
UI 設計師多少都會遇到跟工程師溝通的情況,為了更順利對話,我開始學 HTML/CSS,也因此在職場上更能理解工程師的語言。後來三間公司都用 WordPress,後續為了解決wordpress 問題,html/css 也學得更深一些。
大部分技能都是自學來的,有時看到價格便宜的線上課程就買來補強(像 Sketch 或 HTML/CSS 的課程,當時只要台幣三百多塊而已)。
UI/UX 設計師需要學什麼?
1. UI 設計工具:Figma 為主流首選
- 熟悉 Auto Layout
- 組件化思維(Component)
- 設計系統(Design System)建構能力
- Variable 使用邏輯
- Prototype 動態互動設計
Figma 幾乎已成業界標準,熟練程度會直接影響工作效率與團隊合作的順暢度。
2. 平面設計與品牌行銷能力
很多中小型團隊的 UI 設計師都需要一人身兼品牌設計、活動視覺甚至印刷設計。
- Illustrator、Photoshop
- 基本排版、色彩、構圖理解
- 印刷相關知識
我覺得也不需太排斥,對我來講是基本功的延伸,我認為平面設計做不好,UI 通常也不會太好。
通常公司也會再配一個行銷設計,所以就自己斟酌吧
3. HTML / CSS
不是說一定要寫程式,但理解 HTML/CSS 結構、基本語法,對 UI 實作、與工程溝通幫助非常大,甚至有時候自己也可以解決部分問題,畢竟工程師的資源無法隨時調用。
4. 動畫設計
After Effects:對動畫有些概念也可以將概念投射到 ui設計的動態效果設計。
5. 熟悉 macOS 系統
雖然不是技能,但設計師用 Mac 其實會省很多事:
- 不用一直煩惱螢幕色偏
- 預設字體可商用
- 多數設計師、工程師都用 Mac,協作一致
- Airdrop 傳檔超快
- 觸控板超順,拉貝茲曲線也用得順手
- 目前共事過厲害的設計師都是用Mac
6. 分析與批判性思考
看到一個設計好看或很爛,要能講出為什麼好,為什麼爛。例如:
- 是什麼版型吸引你?
- 色彩用得好在哪?
- 字體結構有什麼特別?
- 動線設計有什麼問題?
這種習慣久了,不管是回饋、借鑑參考、跟 PM 討論需求,都會更順、更有說服力。
7. 英文閱讀能力
UI/UX 設計的教學、資源很多都是英文內容,英文至少要能讀得懂。
- 軟體介面建議用英文(方便查教學)
- 文件、元件名稱也多是英文(團隊命名一致性)
- 社群資源、教學平台多為英文主導
心得與延伸補充
學過的東西沒用到,不代表沒用
像我當年學 3D 動畫,雖然現在用不到,但有接觸過3D軟體超複雜的介面之後,現在再學任何新技能都覺得:沒那麼難啦。另外我也相信學習過3D的設計,也能增加不同的思考維度。
不想學的,可能未來還是會用到
大學時我對程式設計相關課程非常反感,只要跟程式有關的都會退選或不選,覺得只要不學,以後就不會碰到。沒想到出社會之後,HTML/CSS 變成幾乎每天都在碰的東西,而且越碰越深,現在甚至架起網站了
UI/UX 設計是跨領域的累積
成為 UI/UX 設計師,並不是一蹴可幾,而是從各種經歷累積而來的綜合能力。不管是設計工具、前端知識、品牌視覺、動畫概念、甚至軟體操作與系統理解,這些都是讓你成為一個更完整設計師的養分。